【新書上市】在「在意」中進步
**
「標點符號?」讀中學的兒子聽說我在編寫一本標點符號用法的工具書,訝異地說,語氣帶點輕蔑。想要辯解,竟只是一臉尷尬笑容。一旁老婆打圓場說:「還好不是第一本書,不然人家……」我斜眼(溫柔地)看她,她終於把沒說出口的話吞了回去。
好吧,編寫這本書自己內心也不是沒有掙扎。
當初的起心動念,純粹是想自己做了三十年記者編輯工作,標點符號卻似懂非懂,於是決心花點時間把它一次搞懂;以免有時同事問起(挑戰)你的用法,自己只知其然,卻講不出個道理來,有損專業(面子)。
沒想到,一頭鑽進去,竟已一年矣。標點符號的世界比我原先預期的深奧多了,它其實最終涉及的是語意、語氣與結構的變化,也就是文句的精準度與節奏感的掌握。《論語》說「雖小道,亦有可觀」,確是這個道理啊。
一年來,也因著對標點符號用法的掌握,深覺自己拙劣的文字略有進益(應該有增加20%)。我想,這不僅因為標點符號是寫作的最基本單位,更重要的是,它改變了你對寫作的態度──當你在意標點符號也就在意了文字與語句,而寫作就是在「在意」中進步的。(其實,絕大多數的學習都是如此吧。)
詹宏志說,作為一個「讀書人」,我們難免會掉入「人文沙文主義」的陷阱,以為人文書才是所有寫作和出版的高峰。然而,從整體社會而言,一本很具體的應用書,比如一本好的育嬰書、一本講接枝的農業書,對需要的人的影響往往比一本文學書、歷史書更重要得多。
每一本書的存在,都會有相應需求的人。從自己的學習心得到出版分享,一步一步走來,抱持的是就是這份野人獻曝的心意吧。
希望這本書對需要的人有所幫助。感謝。
**
博客來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01802
TAAZE
https://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11100858576